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现将《陕西省公安厅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予以公布。本年度报告由概述,主动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三部分组成。本年度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电子版可在陕西省公安厅门户网站www.shxga.gov.cn查阅)。
一、概述
2013年,全省各级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坚持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服务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为重点,以门户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作为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抓手,把警民网上互动交流作为倾听民意、回应民声的重要手段,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积极拓展信息公开方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呈现稳步推进、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突出重点,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2013年,省公安厅在政府信息应公开尽公开的基础上,紧扣服务民生中心,重点发布公安机关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服务办事指南和公众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信息。收到良好社会效果。一是狠抓信息公开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工作。准确界定应主动公开警务内容,严把审核程序关口,做好信息发布登记备案。在日常信息审核发布中坚持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的原则,注重将警务信息公开审核与公文审核相结合,严格信息公开保密审核程序,坚持上网信息登记制度,进一步明确公开信息发布的责任人,确保了信息公开工作责任明晰、程序完善、全面及时。二是以排名、通报等手段有效调动部门工作积极性。坚持按季度发布《相关网站信息采用情况的通报》。同时,在内网网站改版过程中,在首页设立专门栏目,按月对各部门门户网站投稿及采用情况进行排名,实时公开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坚持按季度发布《网民留言综述》,通报各部门门户网站和@陕西公安政务微博网民留言受理及回复情况,充分调动各部门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信息公开意识。三是通过分析研判准确把握网民关注焦点。工作中,注重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公众为目标,在受理网民留言过程中,做好网民留言答复意见的积累工作,提高办公室直接回复比例。同时,选择公众普遍关注的公安工作常见问题和热点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警种跟进研究、线下落实、及时反馈,并由门户网站工作人员进行聚合整理,作为专项警务信息公开内容发布。
(二)拓展渠道,不断提升和优化信息公开服务。
一是加强省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发挥第一平台主渠道作用。2013年8月30日, 省公安厅新版门户网站完成域名切换,正式上线运行。网站改版建设历经方案论证、栏目设计、内容梳理、安全部署和试验运行等阶段,是自2007年底门户网站恢复运营以来的首次整体改版。新版门户网站新增了13个信息公开栏目,梳理明确了200余项办事指南、100余项表格下载、20余项便民查询服务,分别设置了按照部门分类的服务栏目、按照用户对象分类的服务栏目、按照应用主题分类的服务栏目和场景式服务栏目,开设了厅长信箱、在线访谈、民意征集等互动交流栏目,在网站显著位置发布全省公安机关3107部便民服务电话;设置专栏公开27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办事指南、办事流程、联系电话,提供表格下载;提供了6个公安机关常见服务事项的场景式服务;按照部门办事导航分类、用户对象服务分类和主题服务分类等3个分类方法,对所有服务事项进行分类集中展示,方便社会公众查阅、咨询、投诉、举报,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办理警民互动栏目网民留言,解答网民提问,并针对提问较多的焦点问题,定期整理发布“热点问题汇编”,供网民参考。
二是建立@陕西公安政务微博,积极推进网络问政。省公安厅政务微博“@陕西公安”自2012年11月正式上线以来,在新浪、腾讯、新华等微博平台上已经拥有粉丝近20万人。2013年春节,按照杜航伟厅长的工作要求,@陕西公安政务微博建立节假日为民服务长效机制,长假期间重点发布道路通行状况、旅游景区治安动态等假日服务信息,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5月10日,召开全省公安政务微博工作座谈会,对各市级公安开设公安微博提出明确要求。10·1国庆长假,首次与陕西警航联手,通过警用直升机采集全省各主要道路、车站、人流密集场所的路况和旅游景区客流及治安状况,并通过微博实时播报,极大地提升了服务能力。一年来,共组织全省性公安重大会议活动微博直播和主题发布活动14次;节假日期间微博值守实时播报服务信息6次;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陕西公安政务微博受到各级领导高度评价和广大网民的一致好评,并在多次评比中屡获殊荣。4月19日,首次入围陕西省腾讯政务微博影响力排行榜,并位列第5名。5月8日,入围新浪全国政务机构季度飞跃奖第9名。8月28日,在新浪微博诞辰四周年之际, @陕西公安政务微博首登陕西党政机构微博影响力排行榜并位列第9名。
(三)多措并举,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
为有效推进省公安厅信息公开工作,2013年,省公安厅加大了督促检查力度,推动信息公开工作发展。一是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信息公开工作责任落实,省公安厅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全省公安机关目标责任考核,对各市级公安机关信息公开机构建设、制度建设、依申请公开工作情况、窗口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情况、信息公开实效和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建设情况实行量化考评,坚持实考实评创佳评差。二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省公安厅对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和人民群众的诉求,坚持走访回访制度。针对涉及公安机关的28个提案、建议,走访回访代表委员78次,入户下访、回访群众50余次。邀请代表委员、特邀监督员和各界群众评议警务公开工作,对评议中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责成有关部门研究、整改,并限期作出答复,确保了警务信息公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三是注重工作有机结合。为了扩大信息公开效果,省公安厅坚持重大警务宣传活动传统渠道与网站微博统一部署、统一调度、良性互动。通过门户网站和政务微博征集民意、掌握民情,了解公众关注焦点,并根据回馈信息调整发布策略,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收到良好效果。
二、主动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013年,省公安厅通过门户网站发布警务公开信息6批728条,通过门户网站公众互动栏目受理网民提问4714条,回复4006条。@陕西公安政务微博发布信息12632条,典型案例、专项行动、公安要闻、预警信息等类信息7500余条,便民服务信息4200余条,政策解读类信息850余条。召开新闻发布会7次,发布8类50项便民利民措施。厅领导参加省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1次,并就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在线解答。
各市级公安机关着力拓展警务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了警务公开最大化、警民互动一键化,服务群众高效化。宝鸡公安设立了1个专门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点,建立了13个县、区公安机关网上警务室,开辟了2000余个警务公开栏。利用“宝鸡市公安信息网”门户网站公布政府信息652条,利用县、区公安机关网上警务室、警务岗发布各类警情信息12163条,受理收集各类群众报警和意见、建议14861条。编印各类服务指南、便民手册、警民联系卡60余万份。主动邀请市民走进市局机关,参观指挥中心大厅、出入境办证大厅等窗口单位,向群众公开办事依据、办事流程和原则要求,最大限度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铜川公安全年累计公开政府信息1800余条,召开新闻发布会26次。在治安、交警、刑警、巡警、消防、网安、出入境管理、财务审计、信访、110报警服务台、派出所等58个单位、窗口部门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向社会和群众公开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和行政管理的依据、职责权利、办事(案)的内容、程序、结果。渭南公安以门户网站为信息公开主要平台,在全市一二级派出所和城区派出所建立三级子站,及时发布本辖区的治安状况信息和特种行业管理及人口管理信息,方便群众办理业务,针对运行中出现的匿名举报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咨询类信息,研发了信息反馈公共版块,坚持做到一事一办,一事一回,公开透明,高效坦诚。榆林公安坚持严格监管,提升政务公开效能。由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对各警种、各部门开展政务公开的内容审定、建档管理、信息反馈等工作进行了布置,建立健全了信息安全审核制度、岗位责任制、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等制度,确保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复。共公开工作信息4814条,发布微博3825条,极大地推进了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厅机关各部门各警种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普及公开了一大批服务办事指南和便民利民措施。出入境管理方面,按照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宣传工作的统一部署,于6月20日到7月5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出境入境管理法集中宣传活动。据统计,全省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组织各层级新法宣传活动35场次,推出展版152块,现场为群众发放宣传单5.6万余张,受宣传群众接近10万。打击毒品犯罪方面,协调省级以上媒体报道禁毒工作89次;组织全省开展各类大型宣传活动82场次,设宣传点3000个,悬挂、张贴禁毒横幅、标语5万条(张),制作展出禁毒宣传展板10万余块,播放禁毒宣传片、禁毒电影、开展禁毒文艺演出1200余场(次),散发禁毒宣传资料180余万份,受教育群众达2000余万人。打击经济犯罪方面,组织保护知识产权、打假等集中宣传活动80余次,现场参与群众5万余人,发放警民联系卡、办事指南、宣传资料15万份,公开咨询电话12部。消防安全宣传方面,以宣贯《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为主线,相继开展了大型社会化消防宣传活动1230场次,开放消防队站4450场次,举办消防知识讲座1240场次,利用27.6万个楼宇视频设施和公众聚集场所视频传媒开展消防安全警示提示性宣传,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20多万份。新增大型消防公益广告牌250余个,设置宣传橱窗35100多处,800万手机用户接收到消防安全知识提示。全省7800多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均安排了不少于2课时的消防知识教育课程。在省级主流媒体开办了《走进119》、《三秦119》和《秦风热线》等消防专栏;与省广播电视台签订了2014年度播出消防公益广告和安全提示协议。制作《走进119》专栏消防知识宣传片6部,摄制消防微电影9部,通过陕西电视台、影院、户外视频等密集播发;编辑出版了《三秦119》杂志12期,发行4万余份,协调出版《西部法制报·消防专版》48期,累计覆盖读者1400万人次。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013年,省公安厅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1条。
(三)政府信息公开收费的情况
2013年,省公安厅未收取任何政府信息公开费用。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3年,省公安厅未因政府信息公开被申请行政复议,未被提起行政诉讼。
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3年,省公安厅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制约工作发展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信息公开工作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存在界定不清,心存顾虑的情况。二是队伍建设仍待加强,对工作人员系统性、规范性的培训仍待提高。三是对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信息公开指导力度相对不足。
下一步,省公安厅将以贯彻落实《条例》为主线,继续加强通过门户网站和政务微博等新兴平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注重换位思考真诚、平等开展警民沟通互动,着重发布涉及公众利益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放大实际工作成效,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公安机关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
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陕西省公安厅警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凤城二路19号,邮编:710018,电话:029-86165826,传真:029-86165827)。